小香铁皮石斛(用勤劳双手敲开致富门)

时间:2023-12-28 编辑:Aaron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小香铁皮石斛:用勤劳双手敲开致富门

  建德市莲花镇,分布着300亩铁皮石斛种植基地,是远近闻名的铁皮石斛之乡,也是杭州地区最大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不过,这铁皮石斛落户莲花镇,也就这十来年的事儿。

  作为建德市种植铁皮石斛的第一人,是花农林小香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让铁皮石斛在建德莲花扎下了根。

  建德养花大户情迷“铁皮石斛”

  要说林小香与铁皮石斛的故事,这得追溯到1999年。

  那时候,林小香与丈夫算是建德最大的花卉种植户。但由于那儿交通不发达,信息不畅通,夫妻俩始终本分地守着手中拥有的花卉。然而面对逐渐激烈的市场竞争,林小香看到了市场发展的潜力:“我希望能先发制人,种一些高档的花卉,这样就能在市场上有点优势。”

  林小香说,其实她的心里一直有道坎儿,由于家中长辈受老观念影响,所以书读了一半便辍学了。以后的日子,好学的林小香便养成了习惯,任何报刊杂志上刊载的文章,她都要仔细翻看,尽管文化程度不高,但却能以另一种方式补充专业信息,学习专业文化。

  “有一天,我看到了《花卉报》上的某篇文章,称上海某园艺场将引进铁皮石斛,并会在未来三年与世人见面。”当时的林小香还不知道“铁皮石斛”是何种植物,只单纯地认为那是一种国外引进的高档花卉。“因为有做高档花卉的计划,于是就想找这个种子。”

  盘算着去上海所需的费用,害怕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会找不着北,又担心对方舍不得将新引进的品种卖给自己,种种担忧一步步打压着林小香的信心。“我们没见过世面,对于去大城市接触新事物还是有恐惧心理。顾虑很多,所以没去成。”

  不久后,林小香又在另一本月刊杂志中搜索到了浙江大学快速繁殖铁皮石斛的信息,预计亩收入能达到十万。“那时候农村的经济整体相对较差,十万元在我们脑子里就是很庞大的概念。”

  为了进一步了解铁皮石斛,林小香拿起了纸和笔,以书信的方式与对方取得联系。“我只读了五年书,很多字也不认识,但为了铁皮石斛我也豁出去了,不管我的字写得对不对,好不好看,都写过去了。我在信中表示很想要铁皮石斛的相关资料,期待对方的答复。”

  幸运的是,没过多久,林小香便收到了该杂志信息中心的回复。第一次鼓起勇气一人去了杭州,因未带够信息咨询费只有回家。第二次约上丈夫和同村的另两位村民一行四人整装待发前往杭州。

  寻找种苗的“过山车”之旅

  四人坐大巴辗转到了杭州。在杂志社负责人的帮助下,林小香得知铁皮石斛相关项目是由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教授在负责。随后,林小香便马不停蹄地赶往学院。

  “我赶到时,那位教授正好不在,学生给他打电话,他说这个项目已经和别人合作签约了,不能再把组培苗给我了。”

  听到对方这样的答复,林小香的心情一落千丈。一顿午餐,大伙儿吃得津津有味,对林小香来说却味同嚼蜡。

  原本与同伴约好了,第二天要一起去农科院找水果品种来种植,但林小香心里始终放不下铁皮石斛。与丈夫商量后,林小香决定要再去一趟浙大,这回她必须要与教授面对面谈谈。

  “去的太早了,天还蒙蒙亮,我就坐在校门外的大喷水池上等。”林小香告诉记者,教授来了大家一拥而上,自己连上前讲话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人太多,教授说让大家去办公室谈。我没想到他特别往我这儿一指,让我也一起去。”说起这段往事,林小香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感恩。

  尽管与教授有了面对面的交流,但铁皮石斛项目已有了合作对象的事实无法改变。“我非常理解教授当时的选择。或许是看我一个农村妇女来到杭州却没有收获不忍心,教授告诉我可以去花卉市场,买一点普通的石斛先养养,积累点经验,说不准以后还有机会发展。”

  教授这番话让林小香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离开学院,她与丈夫一同前往岳王路的花鸟市场,只为一个目的——找石斛。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带着从花鸟市场淘到的石斛苗,林小香回家了。

  作为当地的养花大户,本以为种棵石斛是再简单不过的是,没想到却遭遇了重重困难。“那几株石斛苗,我整整种了两年,虽然没死,却越养越小。”

  那时候,能将铁皮石斛种植存活的人很少。在大家的意识里,作为植物,要有土壤才能种植。“但铁皮石斛并非如此,它是无土栽培,使用树皮与木屑,所以以前用土栽培基本上都是以失败告终。”

  林小香告诉记者,在探索种植铁皮石斛的两年多时间里,她也闹过不少笑话。“我将铁皮石斛的组培苗种在泥土里,一两个月后都是青色的,在根的部分甚至还有绿绿的根尖冒出来。我以为是发芽了,兴奋地给教授打电话,说 ‘我种活了,我种活了’。教授很忙,却也放下手中的工作跑过来。”在林小香的记忆里,那天建德的雨下得很大很大,教授下了车,一脚踩进了泥巴地,皮鞋和裤腿都陷了进去。“尽管很狼狈,但大家都顾不上形象了,只想看看我的铁皮有没有种活。”

  经过反复观察,教授一句“没有活”的结论,让林小香的心再度陷入谷底。“我付出了这么多,它还是活不了。我当下觉得自己与铁皮石斛再无缘了,我怕教授再也不给我机会种了。”

  让林小香没想到的是,教授却她坚持下去。“他说自己从没看过一个农村妇女像我这样任性不放弃。他鼓励我,说我是种花卉的,种植应该是我的强项,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受到教授的鼓励,林小香继续奔走在探索铁皮石斛的道路上。在试过泥土、酒渣、药渣、玉米棒、珍珠岩等几十种基质后,她无意间发现了木屑。“我们将铁皮石斛种在了播瓜叶菊种子的木盒子里,一段时间后发现木盒边上的苗存活下来了,仔细查看后才知它的根直接长在木板上了。后来经过反复试验,发现铁皮石斛能够在木屑中存活。”

  那是2001年,铁皮石斛在建德莲花安了家。

  风雨过后见彩虹

  有了种植技术,但这对淳朴的农民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保障食品安全,种植出有机的铁皮石斛。

  林小香的运作资金本就不多,高质量与低产出的现状让她的石斛产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在当地政府领导的帮助下,她陆续得到许多企业与个人的支持,并于2006与香港天厨合作,正式成立杭州天厨莲花生物有限公司,专做有机铁皮石斛,发展这一新兴产业。

  事实上,这个时期还留下了一段“总理关怀铁皮石斛产业”的佳话。林小香告诉记者,自己在2007年种植铁皮石斛的过程中遇到了高投入、高风险、缺技术等问题,于是写信给时任总理温家宝,建议“加快建立发展高效特色农业风险的保障机制,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以及希望“加快发展中药药材的种植和深加工,以此带动山区农村脱贫致富”。

  这封基层农民写来的信,得到了温总理的重视。他做出批示要求农业部深入调研。时任国家农业部指派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的马淑萍,专程到建德市对林小香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进行考察。

  林小香不怕困难、执着创业的精神,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之后,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委派下,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斯金平联合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教授王志安,帮助公司选育优质铁皮石斛品种,开展有机栽培。

  事业重启,迎接更闪光的未来

  公司高强度运作与经营压力,给林小香的身体烙下了硬伤。几经考虑,她于2008年离开原来的单位,自己种几亩地,决定在家好好养病。

  然而林小香的离开,却让不少老客户犯了难。原来大家都是看中了林小香的种植技术与产品品质,才与铁皮石斛结了缘,如今她一走,顾客不知该从哪儿买铁皮石斛了。

  “我不能让老客户们失望!”林小香在心里暗下了决心,重新踏出屋门收集种苗。

  林小香的执着换来了老天的眷顾。当时淳安某种植基地被政府征用,余下的十多亩的铁皮石斛无处销售。“对方让我帮忙把鲜条卖了,剩下的根和苗他们不要了。而我又基地空着,就问他们能否将这些送给我,对方爽快地答应了。所以我以非常低的投入成本领回了它们,并将这些老根全部种在了自己的基地里。”

  幸运接踵而至。在这期间,同行好友正在重建厂房,好友见林小香二次创业,就将在建厂房时拔掉的铁皮石斛老根老苗赠送了些给林小香以作帮助。于是,二十多亩的基地就这样建起来,林小香的有机铁皮石斛事业也重新启动。不仅如此,她还成立了杭州小香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今年,“林小香”牌还荣获杭州市著名商标,浙江省工商企业信用“守合同重信用单位”。

  然而这几年里,全国铁皮石斛产业发展迅猛,市场上的铁皮石斛制品剂型品种繁多、雨鱼目混珠,有机高质量的铁皮石斛却因外观细小,难得到消费者认可。整个市场陷入危机。

  “目前到了行业洗牌的时候。如今市面上一些上好野生的种苗,价格要好几千块一斤,我就希望能收集到好的品种,保持原有的野生形状,以最安全的产品,回馈支持我的消费者。”

  林小香告诉记者,在如今强大的市场竞争中,她也逐步将销售放向了电子商务平台,尽管有难度,但至少一直在进步。“今年我们还扩大了基地,铁皮石斛将在今、明年逐步出产,到后年将达到两三万斤的产量。此外我们公司己拥有自己的厂房和组培室,以最优的品质撑起‘林小香’这个品牌。”

    标签: 石斛 铁皮 教授

    24小时热评

    热点排行榜

    Copyright 2017-2025 tukeu.com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3010729号-1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