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赤水市(竹产业带动一方百姓增收致富)

时间:2024-05-17 编辑:Aaron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赤水市具有丰富的竹林资源,被命名为“中国竹子之乡”,其竹子具有成活率高、生长快,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产生效益的特点,大力营造竹林,对调节区域小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营造竹林景观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军。全市竹林面积达131万亩,占我市国土面积的48%,竹林面积和人均占有竹林面积均达全国第一;其楠竹蓄积量达8200万根,其它竹蓄积量300万吨;森林资源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不仅使全市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治理和改善,构筑起了绿色生态屏障,而且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打下了扎实的环境基础。竹产业目前已成为我市的主导产业,依托竹原料为主体,竹产业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一、产业发展现状

  1.赤水竹产业的发展,加快了我市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进程。2015全市已培育发展竹、木、笋类加工企业和个体375家,其中规模企业24家。赤天化纸业、新锦化司、红赤水集团公司等6家企业获得省级林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形成以竹建材、全竹造纸、竹工艺品、竹生活用品、竹笋加工、竹家具等六大系列近300个品种,同时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竹产业已成为我市的主导产业。竹加工业产值为37.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0%,税收突破亿元,解决劳动就业数万人就业,一二三产总值达到63.53亿元。

  2.赤水竹产业的发展,推动生态旅游业发展。依托生态旅游业支撑,带动旅游小商品、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催生了新生产业链,有效推动了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全市旅游综合收入58.54亿元,其中旅游小商品和竹林生态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35%以上,达20.49亿元,全面推动了赤水地方经济的发展。农民以竹为业,以笋生财,吃上了“生态饭”。通过以竹业为主的林业产业发展,农民真正享受到竹业经济带来的巨大实惠,竹产业正逐步成为我市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第一大产业。

  3.赤水竹林面积的快速增长,水土保持效益得到显著提高,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调查监测显示,赤水河出境泥沙含量比退耕造竹前明显降低,赤水河年减少泥沙量在400万吨以上;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一级;水源达国家一级标准。赤水真正实现了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阳光更明媚的生态环境。

  二、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带动情况

  1.龙头企业带动,做强加工群体。我市按照“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想,抓住国家和省级产业发展资金扶持龙头企业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龙头企业。目前全市林产类注册加工企业83家,其中年加工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7家,5000万元以上3家,1亿元以上的2家。全市竹材加工利用率85%以上。竹笋加工利用率达到了60%。随着20万吨竹浆项目投产,我市进入了“以竹产纸、以纸兴工、以工辅农、以农护竹”的循环经济轨道。

  2.深度开发,竹产品呈多元化发展。强化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鼓励企业开发竹类新产品,竹产业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成立了竹业院士工作站,目前已有竹类加工企业和个体375家,生带动竹产业全面升级。竹产品逐步由粗放产品到精细产品、由低端产品到高端产品方向发展,已形成建材、造纸、工艺品、生活用品、竹笋五大系列,共250多个品种。目前已有赤天化纸业公司、新锦公司、新宇公司、红赤水集团公司、中竹新宇、赤河纸业等6家龙头企业。赤天化纸业浆板产量达到20.1万吨,赤水新宇竹业有限公司研发的产品中,有20多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国家专利。竹产品除销往国内20多个省、区、市外,部分产品还出口日本、韩国、加拿大等17个国家和地区。“红赤水”竹笋加工能力已达3万吨,开发的系列产品畅销国内市场。竹加工企业在上海、广州、重庆、四川等地方成立销售网点,形成了完整的竹产业链。

  3.狠抓流通,拓宽销售渠道。本着农民自愿的原则,着力筹建竹产业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市已注册成立14家,合作社的建立在近几年组织纸浆原料供应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积极鼓励龙头企业申报自营出口权,现有3家企业取得外销出口权,拓展外销渠道;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据统计,全市有1万多人从事竹产品营销,销售量占总规模的60%以上,为各类竹产品市场的开拓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

  根据“量化到户、股份合作、保本分红、滚动发展”的模式,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利益联结共同体。积极引导产业相关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产程分工,相互协作、关联经营、集群发展,打造紧密型产业链条。不断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采取订单收购,最低保护收购和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机设备等生产资料入股方式,打造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助推赤水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如: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组织项目实施,农户以土地资源入股,由公司出资组织栽种管理,农户就近打工获得薪金,贫困户以特惠贷资金、帮扶资金注入公司获得股金,在产业投产收益后,公司与农户以销售收入80%和20%的比例分成,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模式。

  四、创新金融机制

  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和财政投资,市人民政府每年安排1000万元竹产业发展基金,同时对县级留存的育林基金转作产业发展担保基金,用于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的资本金,撬动银行放贷,破解我市竹产业发展的融资瓶颈。加快发展基金项目申报,竹原料已获得4000万专项建设基金,正在用于纸浆林原料基地建设,预计完工。正在实施年产30万吨生活原纸及纸制品项目一期项目,12万吨/年原纸和3万吨/年纸制品生产线。

  五、竹产业对脱贫攻坚的作用

  赤水现有竹林面积131万亩,其中楠竹林面积51万亩,杂竹林面积80万亩,年采伐楠竹500万株、杂竹50万吨、竹笋10万吨。竹农年采伐竹材、竹笋出售直接收益达5.74亿元,人均收益2870元;赤水有竹加工企业和个体375家,竹产业能够短期、快速地使农民得到较高和稳定的经济回报,目前已带动竹农20万竹农受益,每户竹农年均增收5800元,竹产业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标签: 赤水 竹林 产业

    24小时热评

    热点排行榜

    Copyright 2017-2025 tukeu.com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3010729号-1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