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结合”年入40余万(四川红原“海归”牧民的致富经)

时间:2024-02-25 编辑:Berg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种养结合”年入40余万 四川红原“海归”牧民的致富经

图为在草库里工作的泽郎夺尔基。

“种养结合”年入40余万 四川红原“海归”牧民的致富经

图为泽郎夺尔基的暖棚、畜圈和草库。

“种养结合”年入40余万 四川红原“海归”牧民的致富经

图为泽郎夺尔基为当地牧民传授致富经。

  初春的红原,白雪皑皑。16日,在瓦切镇达额村的一处草场内,挤满了前来学习和购买草料的牧民。草场的主人名叫泽郎夺尔基,是红原县牧民致富奔康的代表性人物。

  多年前,泽郎夺尔基是一名专门养殖牦牛的牧民,由于红原气候条件艰苦,牦牛过冬的草料问题一直是牧民们的心病。后来的一次机会,让泽郎夺基尔去到了德国和法国等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通过考察,他发现国外既养牲口又种牧草的做法非常适合红原的环境。

  从单一养殖向种养结合发展,成了泽郎夺尔基回国后的实践。几年间,他的牧场已形成了养殖和经营草业相结合的多元化发展格局,探索出牧草种植、管理、收贮、销售为一体的“产-加-销”经营模式,实现了牧草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泽郎夺尔基介绍,目前他家里有牦牛425头、改良牛32头,承包草场3200亩,租用周边牧户草场9800余亩。预计年内可收贮青干草21万公斤,实现产值40余万元。

  泽郎夺尔基的探索为周边牧户发展草业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更是红原县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红原广泛推广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装备,大力推广运用普及畜种改良、农牧业机械化、草地改良和人工种草、疫病防控等基础性实用性技术和装备。集成试点示范一批生产急需、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开发牧区农畜产品加工、储藏、分级包装新技术,指导企业和经营主体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生产、加工、流通,建立了产品生产经营标准化体系。

    标签: 红原 草场 牧民

    24小时热评

    热点排行榜

    Copyright 2017-2025 tukeu.com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3010729号-1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