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是人们常见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也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可口菜肴,由于其生长快、个体大。既可饲草,又可喂精料而深受广大养殖者的欢迎,然而草鱼病多,且常发并发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发展。下面就草鱼的“老三病”并发症的综合防治谈谈个人的粗浅做法,供参考。 1、草鱼的“老三病” 草鱼的“老三病”是指草鱼的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和赤皮病。 1.1细菌性烂鳃病 1.1.1病原 柱状嗜纤维菌(原叫柱状屈桡秆菌)及肠秆菌科细菌。 1.1.2症状 鱼鳃粘液多,鳃丝肿胀,呈花鳃。严重时鳃丝未端腐烂发白粘附污泥,软骨外露,鳃盖“开大窗”,鳍“镶边”。病鱼常离群独游,行动缓慢,食欲减退或不吃食,体色发黑,头部尤甚,俗称“乌头瘟”。 1.1.3流行情况 每年4-11月流行,即水温2℃以上开始流行,28-35℃是最为流行。它常与肠炎病同时并发。病菌来源主要为带菌鱼、水体、塘泥、渔具等。 1.2肠炎病 1.2.1病原 肠型嗜水气单孢菌和豚鼠气单胞菌。 1.2.2症状 病鱼腹部膨大,呈现红斑,肛门红肿突出,蛀鳍;剖开鱼腹,可见腹腔积水、肠壁充血发炎,轻者前、后肠呈红色,重者全肠呈紫红色:肠内一般无食,含有许多淡黄色的粘液或血脓。病鱼不吃食、离群独游,不久死亡。 1.2.3流行情况 一般地,5-6月主要是1-2龄草鱼的发病季节;8-9月主要是当年草鱼的发病季节,死亡率达50%-90%。 1.3赤皮病 1.3.1症原 荧光假单胞菌。 1.3.2症状 鱼体充血发炎,鳞片脱落,尤其是鱼体两侧及腹部表现最为明显。鳍基部充血、蛀鳍,有时鱼的肠道也充血发炎。常与烂鳃、肠炎病并发。 1.3.3流行情况 每年放养及捉捕后最易发生此病,全年可见,无明显流行季节。但水温25-30℃时较易感染该病。 2、草鱼“老三病”的综合防治 草鱼的“老三病”常发生并发症,两病或三病同时发生。因此,在防治该病时,要进行综合防治,内服、外用并施。以防顾此失彼,久治不愈,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2.1草鱼“老三病”的预防措施 2.1.1清塘消毒 鱼池要彻底清池消毒,严格执行“四消四定”措施,扦捕、运输苗种时防擦伤鱼体。 2.1.2注射疫苗 在鱼种下塘时,注射草鱼出血病及草鱼“老三病”疫苗,若是注射单一的疫苗,效果不理想。注射疫苗后,鱼种、养殖水体都要用“海因宝”或“水体消毒灵”消毒。 2.1.3定期消毒杀虫 在鱼病流行的4-10月份,每月杀1次虫(“菌虫双杀”0.037mg/L或“双效鱼虫绝杀”0.03mg/L全池遍洒),消1次毒(“水体消毒灵”0.25mg/L或生石灰25mg/L全池遍洒)。 2.1.4食场消毒 草架及饵料台,每5-7天用漂白粉挂篓,或硫酸铜挂袋(或敌百虫)交替使用。 2.1.5投喂药饵 在投饵季节,每1-2个月投药饵驱虫1次。内服大蒜素、磺胺肌、吠哺哩酮预防(用法用量同治疗措施),在流行季节每月喂药饵3-5天(其中可添加驱虫药喂1-2天)。 2.2草鱼“老三病”的治疗措施。 草鱼“老三病”的治疗,需采用外泼消毒药(杀虫剂),内服抗菌药饲喂,效果较好。 2.2.1外用消毒药 常用含氯制剂,如漂白粉1-1.2mg/L,或“水体消毒灵”0.2-0.3mg/L泼洒,或五倍子2-4mg/L煎汁泼水,(此法使用成本较大,使用率不高)。还有用2.5-3.7mg/L的大黄治疗,即用0.3%的氨水浸泡大黄12-24小时,按1kg大黄配20kg0.3%的氨水,不过目前市场氨水很少。养殖者不常用。笔者曾用菌虫双杀0.05mg/L加硫酸铜0.5mg/L使用1天后,第2-3天改用“水体消毒灵”消毒,疗效不错。 2.2.2内服药饵 1)紧急注射草鱼“老三病”土法疫苗,另添加青霉素500IU/尾及链霉素300-400IU/尾。 2)每千克鱼用痢特灵20mg,加大黄1kg,连喂3-5天。 3)用百菌消(按1%添加到饲料中)连喂3-5天。 4)每100kg饵料用磺胺胍10g制饵投喂,第2-6天用量减半,另外每千克饲料再添加维生素E粉1g、维生素C粉4g,以保护好肠道。 5)每千克饲料加大蒜素(25%)0.2-0.3g,另加氟呱酸2.5-3.0g,连喂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