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思路
调结构、转方式、保生态、保安全,促进畜禽养殖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方向发展。
二、目标任务
畜牧生产总量平稳略减,主要畜禽品种生猪和家禽饲养量同比2016年下降20%左右,退养一批散养及小规模户;适度发展肉羊、肉鹅、驴等草食动物及草鸡;生猪大中型规模比重达70%;提升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三、重点工作
(一)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畜牧业转型发展。
一是制定盐都区畜牧业发展规划。推广适合本地的相关畜禽养殖品种、技术及模式。品种: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长大本三元杂交猪、苏太杂优猪、罗曼褐壳蛋鸡、京红褐壳蛋鸡、海兰褐壳蛋鸡、地方优质草鸡、肉羊、肉鹅等;技术:生猪标准化生态规模养殖配套技术、规模蛋鸡标准化养殖技术、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技术等;模式:农牧结合、家庭农场、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生猪发酵床养殖、林下养禽、沼气利用、有机肥制作等。二是实施畜牧业技术推广项目。实施盐都区高效畜牧类科技入户工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县项目。遴选示范户、科技指导员,推广畜禽养殖主导品种、技术、模式,组织开展技术培训等。三是开展部省级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拟创建农业部标准化生猪养殖场1个、江苏省畜牧生态健康养殖场3个,5-6月,完成创建对象遴选与申报工作,7-8月,分场入户指导与集中培训,9-10月份,完成创建,接受上级验收。
(二)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提高防疫工作水平。
一是强化综合防控措施落实。认真落实《盐城市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3—2020年)》,以重大动物疫病为重点,扎实开展重大动物疫病春夏秋“三大集中防疫行动”,强化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实现应免畜禽100%免疫,免疫抗体合格率达80%以上,加强疫情监测预警,提高应急处置水平,确保全区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统筹抓好人畜共患病防控,加快推进布病、结核病、狂犬病净化,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探索建立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新机制,推进规模养殖场强制免疫苗自购备案制度,积极推行强制免疫苗自购直补试点工作。二是强化疫病防控技术支撑保障。加强与市兽医实验室协作,配齐仪器设备,配强人员,切实提升动物疫病病原学等检验检测水平。开展畜禽养殖疫病监测和动物防疫技能培训与竞赛、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加强规模养殖场防疫监管,加强基层动物防检员考核、培训,充分发挥其防控主力军的作用。三是强化保障机制建设。强化疫苗经费、防疫物资、应急物资、监测经费及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准备金等物资、经费保障,确保动物疫病防控正常开展。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病快速反应、果断处置的应急制度。
(三)提升污染治理水平,发展生态环保型畜牧业。
一是严格落实畜禽养殖布局规划。禁养区内,配合各镇(区、街道)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限期关闭或者搬迁。限养区和适养区内,新建养殖场(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制度,加快对既有规模养殖场限期标准化改造进度。二是加快推广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根据不同养殖品种和养殖规模,制定技术指导实施方案,分类推广自然发酵、垫料发酵床、生产有机肥、制取沼气等粪污处理利用模式,培植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示范场5个,开展种养结合示范点建设,把粪污处理利用与提高土壤肥力结合起来,实现养殖粪污的肥田、丰产和富民,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90%以上。三是着力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收集体系建设。5月底前全面建成8个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收集点,加快病死动物无害化收集点运行,所有规模养殖场纳入无害化处理体系,建立健全各项监管制度和各种台帐记录,完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防止随意丢弃病死畜禽现象发生。
(四)强化全程规范监管,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强化畜禽屠宰监管。深入开展生猪屠宰“扫雷”行动,认真落实省农委、公安厅、食药局《关于打击私屠滥宰等危害肉品质量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的公告》,强化联合执法,加大对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收购、加工病死畜禽违法犯罪行为。严防病害肉流入市场。二是加强检疫监督规范化管理,积极开展基于动物疫病监测和监督管理的产地检疫出证制度管理模式,争创全省“动物检疫规范化管理”示范县。加强对规模养殖场的日常监管,认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属地监管责任。实行属地网格化监管与辖区双随机检查相结合,进一步规范养殖场所动物防疫、投入品管理,确保养殖安全。三是组织开展畜禽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兽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行动。推进兽药经营环节二维码追溯建设,组织开展兽用生物制品经营企业及兽药批准文号双随机检查,推动《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的全面实施。加大畜产品监测与风险预警力度,严格执行养殖环节“瘦肉精”检测规定,严厉打击使用“瘦肉精”的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