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花腐病

编辑:Bess 时间:2025-02-17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中文名:扁豆花腐病  别名:  病原中文名:漏斗笄霉  病原拉丁学名:Choanephorainfundibulifera(Curr.)Sacc.  病原分类地位:接合菌亚门  病害类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豌豆,扁豆  主要为害部位:花穗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花穗,引起花腐。湿度大时,病部生出灰黄色毛状物,上有点点黑霉。即病原菌子实体。开花期间遇有连阴雨或植地低洼易发病。  病原形态特征:  Choanephorainfundibulifera(Curr.)Sacc.称漏斗笄霉,属接合菌亚门真菌。在PDA上菌丛初白色,后稍变黄色,茂盛。孢囊梗稍弯,无色;孢子囊球形,大小36~58微米,褐色,有疣状突起,囊轴圆锥形或球形,大小15~30微米,无色;内含孢囊孢子数十个,紫褐色,近纺锤形,正直,壁生线条纹,两端各具一束较长的纤毛,纤毛的长度相当于孢身长度的一倍多;分生孢子梗简单,顶端稍膨大,其上分枝顶端又膨大成泡囊,每个泡囊上聚生许多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脱落后,分枝顶端的泡囊皱缩成漏斗状,分生孢子紫褐色,壁光滑,近椭圆形或近卵圆形,一端稍小,并具一突出的脐点,未见有性态的接合孢子。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参见豌豆芽枯病。  防治方法:  参见豌豆芽枯病。
    标签: 孢子 病原 为害
    Copyright 2017-2025 tukeu.com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3010729号-1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